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0页)
2005年9月26日:汤姆逊来华索要MP3专利
昨天,汤姆逊全球许可证业务的主管Rocky Caldwell基本完成了在中国一周的访问。整整一周时间,他都在拜访中国MP3厂家和相关协会。据悉,他此行的根本目的就是向中国MP3企业索取每部MP3整机75美分的专利费。业内专家表示,“猪肥了再杀”是国际专利巨头的通行做法,中国MP3市场日渐膨胀导致众多国际巨头正蜂拥前来“分肉”。
-MP3市场 这头“猪”肥了
“专利就是指你在国际上从事业务的一个成本,”Rocky Caldwell表示,“专利的费用是给那些发明专利的人的。如果你有MP3的专利,别人使用了你的技术而不给你专利费,你肯定会不高兴的。”
苏宁北京数码部门相关人士张大涛介绍,2002年,中国MP3市场急剧升温,MP3企业遍地开花。截至目前,MP3的销售以每年20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正是中国MP3的蓬勃发展期,仅仅在北京市场,苏宁销售的品牌就有上百个,其中,中资品牌有70个到80个之多。
据了解,2004年,中国内地的MP3年产量达到了1000万台,总产值达100亿元左右,其中,有600万台的MP3出口海外市场。然而,国内的MP3
生产企业有95%以上都没有交纳专利费。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郑鹤林也是该协会知识产权部门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之前协会曾试图出面与MP3的专利权拥有方谈判,但MP3涉及的面太广,四五十家企业根本代表不了整个行业。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等猪养肥了再杀”是国际知识产权巨头的一贯做法。即便按照2008年中国MP3产量为1800万部来算,汤姆逊也能从中国拿走1200万美元专利费。
“猪肥了再杀”,无耻也无奈。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