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听这个词现在对于我们既陌生又熟悉,很多朋友已经使用手机、MP4等等产品来替代了随身听,而从前的磁带机、便携CD甚至MD已经早已远离我们的生活,曾经强大的Walkman王朝的地位也已经岌岌可危。新霸主iPod家族已经成为了“随身听”这个名词的同义词,但是随身听一直没有远离我们的生活,也许它正在慢慢的时尚化或者整合的越来越多功能,但是随身听自从诞生以来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开启的随身听大门
世界上第一款随身听由Sony公司于1979年研发的命名为Walkman的便携磁带播放器,从此随身听正式拉开的序幕。从此之后,Walkman也就成为了随身听的代名词。
世界上第一款Walkman——TPS-L2
自从飞利浦公司于1966年第一次发布首个录音磁带以来,作为一种音频储存介质,它的普及速度是十分迅速的,很快便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而磁带的价格也一直在降低。磁带也有着很多难以避免的弊端,磁带是模拟储存,再长时间的播放和使用后会出现磨损。并且在整首歌曲的快进和快退时也需要来通过倒带进行,速度非常慢。并且在音质方面由于模拟储存会有噪音等问题出现。
不过在便携磁带播放器的市场中并不是发明者Sony一直独秀,还有松下、爱华两个品牌也是市场中的主流品牌,并且爱华凭借其优秀的音质以及出众的功能在随身磁带播放器市场中甚至有着超越Sony的架势。但是Walkman系列开启了随身听的大门,Sony也注定了自己在随身听界多年的王朝开始。
继磁带之后,Sony再次推出了便携式CD播放器——Discman,Discman也是由Sony在1984年推出的,在此之后的数年内,CD产品和Discman产品都风靡了全球,不过由于Discman高昂的价格,在起初并没有在国内掀起购买的浪潮,并且由于CD高于磁带机数倍的价格当时也让很多有意购买随身CD的朋友望而却步。不过CD的高采样率和迅速便捷的快进快退都是其成为主流的原因。虽然现在便携式CD机已经逐渐离开了我们的视线,不过后期Discman的高续航以及优秀的音质表现都使现在很多火爆的便携播放器依然望尘莫及。
而当年在便携CD市场中主要有索尼(SONY)、松下(Panasonic)、健伍(Kenwood)、爱华(aiwa)、飞利浦(Philips)等,国内的市场大部分已经被SONY与松下所占领,就连在Walkman市场上大出风头的爱华也只能在SONY与松下的夹缝中生存。其中SONY是CD标准的制定者,在DISCMAN的制造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价格上高中低档均提供不同的选择,因此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音质上索尼以准确细腻为特色,声底较暖,比较耐听。相对与SONY来说,松下无疑就是后来居上的典范,日方的统计数字来看,松下Discman的销售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SONY。松下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不过最重要的是价格低廉,无论是Walkman还是Discman,几乎每一个同档次的产品上,松下的价格都要比更低,或者能够提供给更多的配件。
- 第1页:开启的随身听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