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终于集成了移动存储功能,在WINME/WIN2K/WINXP下是即插即用的,一张HI-MD的容量约964M(其中832KB用作系统管理文件),而且HI-MD是向下兼容以前的普通MD碟的,通过HI-MD机使用“HI-MD“格式进行FORMAT后,一张普通的74分钟约有270M、而80分钟则约有291M,HI-MD和普通MD碟都可以当移动硬盘使用,但普通MD碟没有经过HI-MD格式化前是不能当移动硬盘使用的……而且进行“HI-MD”格式化只能通过SONICSTAGE或者MD SIMPLE BURNER,而无法使用HI-MD主机进行格式化,EDIT不会出现FORMAT选项。在作为移动存储功能时主机会显示D.L READY,而如果是运行sonicstage或MD SIMPLE BURNER则显示PC-->MD。每张通过HI-MD格式化后的MD碟里都包含一个“HMDHIFI”的文件夹和“HI-MD.IND”文件,而“HMDHIFI”文件夹里就是用来存放音乐文件,作为单一文件“ATDATA##.HMA”存在,还有直接COPY进HI-MD碟里的歌曲是不能被识别播放的,必须通过sonicstage进行转换下载或者通过MD SIMPLE BURNER直接对“录制”CD。
HI-MD没有使用USB 2.0,还是以前的12M/秒传输速度。对于MD来说1.1版本的USB不是太慢而是太快了,HI-MD当移动磁盘的瓶颈并不在于USB口上,而是在于其HI-MD机的光头读取与写入速度上。实际上HI-MD当活动磁盘使用时,HI-MD的移动磁盘传输率在500K/秒左右,如果要录满一张HI-MD(约964M),需时约半个小时左右(33分钟左右),相当于4X的CD刻录机(600K/秒),传输速度并不怎么样,相对于今天52X的刻录机来说,4X确实有些慢。但是幸亏普通MD碟片的单价便宜(前面说过不是昂贵的HI-MD才可以当移动存储使用,普通的经过HI-MD随机软件格式化后也可以),并且容量也不小,一般的也和256MB MP3相当。
SONY开放了歌曲上传功能(肯定的,否则移动存储功能等于白搭),以前NETMD的所谓上传并不是真的指将歌曲上传至电脑,只不过是在同一台电脑中的将某首歌曲的下载次数(三次限制)增加一次而已,因此通过光纤/LINE IN/MIC录音的歌曲都无法上传至电脑,但HI-MD终于可以这样做啦(注意是HI-MD,通过NETMD模式仍是不行的),换句话说,原先MDLP或SP模式录制的歌曲,仍无法通过HI-MD上传,因为你必须先将普通MD格式FORMAT成“HI-MD”格式。HI-MD与NETMD所对应的录音模式是不一样的,也不通用,也就是说在HI-MD格式下你不会有SP、LP2、LP4、MONO录音模式,反之在NETMD模式下也不会有PCM、HI-SP、HI-LP、48K模式,可以说HI-MD是继MDLP后第二次音频格式换代。
不同MD碟使用不同格式的规格表:
在HI-MD模式下的录音方式有:
PCM(1411K)、HI-SP(ATRAC3 PLUS 256K)、HI-LP(ATRAC3 PLUS 64K)、ATRAC3 PLUS 48K
在NETMD模式下的录音方式有:
SP(292K)、LP2(ATRAC3 132K)、LP4(ATRAC3 66K)、MONO(单声道)
MD碟—PCM—HI-SP—HI-LP—48K(每首歌以4分钟计算)
HI-MD—94分钟(约23首歌)—475分钟(约118首歌)—2040分钟(约510首歌)—2700分钟(约675首歌)—964M
80分钟—28分钟(约7首歌)—158分钟(约39首歌)—627分钟(约156首歌)—843分钟(约210首歌)—291M
74分钟—26分钟(约6首歌)—146分钟(约36首歌)—581分钟(约145首歌)—780分钟(约195首歌)——270M
详细参数表:
- 第3页:3.HI-MD的根本变化
- 第4页:4.HI-MD的设置和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