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iPod的MP3播放器都是行业内各品牌产品的挑战对象,几乎每个高端品牌都针对iPod推出过自己的产品,但至今为止还没有谁能够撼动iPod的地位。前不久,作为业界龙头的苹果推出了几款苹果的二代产品,其中的iPod nano 2送测到了ZOL评测室,并参与了本次横评。
新版的iPod nano 2有些像是iPod nano和iPod mini的结合,它最引以为傲的地方是其厚度。我们都知道,iPod nano的厚度仅为7mm,虽然算不上最薄的MP3,但已经令人咋舌不已;而iPod nano 2更是将厚度缩减至6.5mm!
在色彩上,iPod nano 2突破了仅有黑白两色的限制,与先前的与先前的iPod mini一样,共提供了银色、粉色、蓝色、绿色和黑色五种颜色,更加靓丽和时尚。另外,iPod nano 2也采用了很多韩国品牌常用的按照颜色来区分容量的方法:2GB容量只有银色版本;4GB容量有彩色版本,8GB容量只有黑色版本。
笔者手中这款评测样机为4GB的绿色版本。新款的iPod nano采用全铝外壳,尺寸为90mm×40mm×6.5mm,仅重40克,比一代nano的42克更薄、更轻。
外壳同iPod mini一样,采用整圈型金属切割工艺,摩擦处理的外壳不仅手感很好,且可以防滑。同时一代nano易留指纹和易划伤的特征也不会在nano 2上出现。
从产品侧面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工艺的出色,圆润的线条和手感都令人叹服。
产品采用了白色工程塑料材质打造顶部和底部。顶部有推拉式锁定键。
产品仅有USB插口和耳机插孔,且均位于底部。两者分别位于底部的两端,因此即使同时插上外接线材也不会显得拥挤,从这点小处看来,iPod在设计上还是相当用心的。
按键方面,iPod nano 2仍然采用了一代nano的Click-Wheel触摸式操控组合按键,触摸感应轮与操控按键结合,熟悉iPod的用户可以得心应手的进行操作,新手也可以很快掌握。具体操作分为按压和触摸滑动两种方法,两者的结合不仅使操作更简便,也使面板更简洁美观。按键无论是灵敏度和手感都属一流,体现了大厂风范。
iPod nano 2主菜单 自定义主菜单
菜单用过nano一代的玩家应该都很熟悉了,配合出色的按键设计,可操作性极佳。主菜单的内容可以由玩家自定义,相当方便。
- 第1页:2006年国内外十三款精品MP3横向评测
- 第2页:国外精品MP3特色比拼
- 第3页:国产精品MP3特色比拼
- 第4页:iAUDIO 6外观篇
- 第5页:iAUDIO 6功能篇
- 第6页:iPod nano 2外观篇
- 第7页:iPod nano 2功能篇
- 第8页:iPod nano 2特色篇
- 第9页:iRiver S10外观篇
- 第10页:iRiver S10功能篇
- 第11页:iRiver S10特色篇
- 第12页:Sansa e260外观篇
- 第13页:Sansa e260功能篇
- 第14页:创新 Zen V Plus外观篇
- 第15页:创新 Zen V Plus功能篇
- 第16页:创新 ZEN V PLUS特色篇
- 第17页:索尼 NW-S202F外观篇
- 第18页:索尼 NW-S202F功能篇
- 第19页:索尼 NW-S202F特色篇
- 第20页:国外精品MP3横向评测评分及点评
- 第21页:OPPO Music-shot外观篇
- 第22页:OPPO Music-shot功能篇
- 第23页:OPPO Music-shot特色篇
- 第24页:爱国者 MP-F958外观篇
- 第25页:爱国者 MP-F958功能篇
- 第26页:昂达 VX737外观篇
- 第27页:昂达 VX737功能篇
- 第28页:昂达 VX737特色篇
- 第29页:蓝魔 RM400外观篇
- 第30页:蓝魔 RM400功能篇
- 第31页:魅族 miniplayer SP外观篇
- 第32页:魅族 miniplayer SP功能篇
- 第33页:纽曼 精音王N05外观篇
- 第34页:纽曼 精音王N05功能篇
- 第35页:台电 TL-T29外观篇
- 第36页:台电 TL-T29功能篇
- 第37页:台电 TL-T29特色篇
- 第38页:国产精品MP3横向评测评分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