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热点推荐

拒绝盲目追求 便携CD未必就比MP3强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    【中关村在线 原创】 作者:于梦琦 | 责编:胡振伟     评论
回到顶部阅读

原因1:便携CD缓震方式就是MP3

  目前的随身设备市场中,MP3MP4无疑已经是最为大众化的产品,但是也还有很多对于音质有着不断追求的网友在坚持使用着体积巨大的便携式CD机作为随身音源,他们的理由很简单:CD的音质更好,因为CD是无损采样的音频文件。


拒绝盲目追求 便携CD未必就比MP3强
CD机真的无法超越吗?

  但是,看看你手中小巧昂贵的便携式CD机,再看看市面中小巧的中高端以音质为卖点的MP3产品,你真的有信心用手中的CD机干掉他们吗?其实,模拟时代早已过去,CD作为数字时代的代表自然有着这样那样的优点,可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随身影音,已经进入了数码化的时代,这些新设备虽然摒弃了之前的很多传统,但是它们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比如在目前还有小部分网友坚持的听便携CD拒绝MP3的这个问题上,其实MP3相比那些便携CD反而有了更多的优势。今天小编就来告诉你——便携CD未必就比MP3强的原因。

原因1:便携CD缓震方式就是MP3

  众所周知,目前的便携式CD机都有着这样那样不同的减震措施,并且随着发展减震的时间越来越长,从一开始Discman时代仅仅的几秒到最后松下CT720、Sony NE20等等“机皇”时代的几十秒减震,这确实也为用户带来了不少的方便,不用再担心因为走动等原因造成的播放断断续续。

拒绝盲目追求 便携CD未必就比MP3强
长时间的减震也未必就是好事

  但是相信很多网友也发现,如果开着CD机的舱盖,在用东西按下碟仓盖的开关,在CD机开始运转后,碟片会以快读的读取速度转动一会之后将开始非常缓慢的旋转,这时候如果用手按住CD碟片让它强制停止转动。音乐还是可以继续持续几十秒的,而这,其实也就是CD机的减震原理了——它将CD碟片里的音乐缓存到了一个机身内置的储存器里。

  然而这种方法也许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但是现在看来,其实这就是一个MP3的工作原理而已,将数字文件导入,然后通过解码成为模拟信号,或者说,后来的长时间抗震CD机,只是一个一直在不停的写入——读取——删除——写入新的文件这样工作原理的缓存播放器而已。

  目前的MP3容量相比起音乐文件来说,已经非常巨大,曾经那个64MB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MP3动辄8GB,而一般的16G、32GB也很常见,并且目前TF扩展卡的白菜价也使播放器的容量更加便宜,储存无损音乐已经不再是让人头疼容量的时候,更何况,我们并不知道随身CD机在缓存的时候是把音频经过压缩后储存的非无损格式还是直接将CD音频存入缓存,如果是后者,那么还好,如果是前者,那么也许还不如一个播放无损音频的MP3。

回到顶部阅读

原因2:线控对于音质的二次污染

原因2:线控对于音质的二次污染

  随身CD由于碟片本身的提及问题,基本上都搭载了线控,因为播放其本身的体积是不可能让用户像MP3一样把它放在兜里或者夹在身上的。有很多细心的网友都应该有过这样的感受:将耳机直接插在CD机的线控插口上,声音要比插在线控上有着明显的提升。


拒绝盲目追求 便携CD未必就比MP3强
线控也是一种对于CD体积的妥协

  其实对于音质来说,任何一点小小的改变都是有着不小的影响的。首先,线控所使用的线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简单的估计出,它应该不会像很多高端耳塞一样使用银线、无氧铜甚至单晶铜线材,那么,它对于声音的影响就一定不小。

  并且很多便携式CD机使用的电位器的物理调节方法,这样来说也就是一个类似二次放大的设置,其实对于放大这个词也许很多网友有着一种“多多益善”的感觉,但是其实看看真正的耳放和功放市场不难发现,售价并不是由功率决定的,简单地说,放大信号的前提是,减少不必要的放大,或者说放大该被放大的,而线控中简单的电位器设置明显是不会有选择性的放大的,这种对于声音的污染也是非常明显。

回到顶部阅读

原因3:音源文件的差别

原因3:音源文件的差别

  对于CD碟片来说,也有着这样那样的差距,很多CD碟片都是多年以前的专辑,如果现在买到,基本已经都是翻录过无数次的版本,虽然数字信号翻录也许损失并不大,但是损失也一定还是存在的,对于老专辑来说,想找到原年的版本已经几乎不太可能,而这种转录如果有AB对比的话,其实还是比较明显的。


拒绝盲目追求 便携CD未必就比MP3强
这样经典的唱片再找到原年的CD碟片已经不太可能了

  而相比CD碟片难找的原年盘来说,寻找无损压缩格式的原年抓轨就相对轻松的多了,并且抓轨对于音质的损失如果抓轨设备出色的话是很小的,远远小于翻录一次的损失。

总结

  MP3替代便携式CD以及MD几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曾经容量可怜的MP3来说,无法存储无损格式确实是个让人诟病并且不爽的地方,但是经过十年的发展,MP3目前已经有了足够容纳几张无损压缩专辑的空间,我们也不必再纠结于音质的问题,并且便携式CD机虽然已经做的足够纤薄,但是由于CD碟片的大面积也无法和现在的MP3产品相比。

频道热词:智能穿戴  4G频道  电纸书  
视觉焦点
MP3应用技巧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MP3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 系列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