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的爱琴新品“绝代双骄”之一U100的单飞版,在同一时间给大家带来了不同角度的震撼——首先,具现代风格的名称“F1”,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完全展现追求赛车级的极速与极至的完美,相信这已表露出爱琴MP3产品具有一种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不懈坚持的决心。而诠释这一极至的,将是MP3界继SRS后,最具杀伤力的完美音效 “立体环绕音效”——3D。
想必3D不是陌生的话题,早在七、八年前,一家Diˉamond Multimedia公司大胆地推出了一张全新声卡拥有自己的API函数库,叫A3D系统。也就是3D立体音效,这是它的开创。在日常的应用中,游戏的仿真声乐、电影的室内现场感十足的环绕、音乐发烧友的低音炮效果,这些都足以说明了3D拥有着非常优秀的音乐表现。
目前,爱琴实现将3D注入到MP3里,使到在这新的领域中,再一次向MP3的音乐爱好者展示出它的音乐魅力,无所不能地给我们的感官系统带来舒适美妙的感觉。
现在,带你去详细了解3D的内涵,全力解密最优质的音效。
3D的最特殊在它可以达到定位音效,可以简单地利用一组喇叭或者是耳机,就发出立体环绕的音场效果,定位出听者耳边不同位置、不同方向上的音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音源追踪的能力。这种神奇效果的准确表达完全接近自然世界中的各种声乐的效果。这种效果的取材等同于人的双耳朵,当听到的声音的大小和声音到达的时间不一样的时候,听觉系统能够判断和分辨出音源的的远近和方向,得到从耳朵四周的前后上下所传来的不同声音的感受。而本身从生理结构上说,耳朵能够分辨出这些差异,是由于耳朵的外型结构所导致。科学上表述,耳廓的“奇异”形状加上外、中、内耳通道的和周围头部组织的结构,形成了对不同方向的声音有着不同的机械滤波作用,从而使外来的声音产生了不同频率的声音大小比例和先后次序的变化。所以任何声乐系统在不同方向上会显得有所不同。而3D就是通过HRTF的运算法则,模拟了这一现象在音像世界中的最完美表现。
提到了HRTF这一概念,解释一下,它的全名是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头部相关位置转换),从表面上说,这种方式或者说功能应验了我们在使用3D的音效时,感觉听觉系统在跟着音乐跑,围着大脑转,思维感在空间回荡的这样一种空间位置感。曾经有3D的开发者还试着利用回声与其他环境声音的效果来让其变得更加立体,但是3D更具表现力和说服力,充分地给广大爱好者带来了声乐的超震撼感。
简述了3D的含义和原由,现在从音场效果、处理方式、改进以及后期实现,概括一下它的微发展史。
最初,是直接使到立体声加强和展宽的目的,但效果差,而且会让两个声道的声音串来串去、含糊不清;后来出现SRS、QSound和Spatializer等模拟方式处理的3D立体声增强电路,可以输出比较宽大、清晰的音场。而真正的第一代3D音效,才可以利用多声道系统进行360°的全方向、有距离的进行音源定位;第一代3D音效芯片就是将声音信号进行数字滤波,使该在后面的声音具有后面声音特有的频谱结构,使该在扬声器外面的声音显得如同它就在外面一样,这样就产生了距离的感觉。因为运算能力的问题,第一代3D音效芯片只能做到近似的HRTF算法,因此效果一般,还可能因为扬声器质量或环境问题而大打折扣。第二代3D音效芯片,从两方面做了相应的改进,一是使用了更复杂、更精确的HRTF算法,方向和距离感自然更强烈;二是添加了初步的环境因素,可以有更完整的环绕、包围感觉,甚至会有音源高度的感觉。
迄今为止,3D的发展已接近十年,它通过各种渠道,电影、游戏、娱乐、音响设备等各样方式向我们体现了它极具零缺点的音效表现,极近纯自然的真实而引起了所有音像爱好者的共鸣。而爱琴产品F1的3D接入,相信在MP3界,又将全心演绎这一优秀音效的最极至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