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华为最新Mate系列产品Mate 9于德国慕尼黑正式发布,从一开始的进步再进一步的口号,到持续数日的By Mate系列海报,再到如今真身示人,华为Mate 9热度始终不减,一直被海内外媒体、消费者牢牢聚焦,已经成为了这一阶段手机圈的核心话题。
一问世,即热捧的现象,仿佛是一种Mate系列的惯例,Mate 7热销引发明星求购,Mate 8高端机更豪取680万销量,华为Mate 9也如一组传奇剧本的既定章节,恪守着成功宿命。实际上,华为Mate系列在成为目前安卓乃至智能手机领域享有领导地位的机型的同时,背后始终隐含着一段令人折服的精彩故事。
今年9月,华为发布了一支全球品牌宣传片:一位怀揣音乐梦的懵懂女孩,一路坚持梦想,在祖父和周遭人的支持鼓励下,最后终于将美梦变成真。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小女孩追逐梦想,实现自我的奋斗过程的展示。影片不长,不到4分钟,不过往往正是这种小片子,反而能带来大感受。
很显然,片中的小女孩就是华为自己,探寻梦想,坚定信念,将每一步的进步变为再进一步的态度与华为品牌成长的轨迹如出一辙。华为从此前做贴牌代工,到后来的精品战略,起步时候大投入、重研发,被人唱衰是重资产模式,不懂变通,没有互联网思维,到今天华为已经是全球前三,Mate 9的发布更是给业界带来更多震撼。
华为的一路成长,就是一路追梦的过程。而实现梦想,华为选了最难却又最现实的一条路,谋长远——创立2012诺亚方舟实验室,与徕卡战略合作再进一步成立创新实验室;谋全球——布局全球智慧中心,完成全球化品牌策略。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路。华为多年来的默默耕耘,从Mate 9带来的诸多革命性安卓体验就可以看出,并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解决体验而创新,敢于向其他厂商都避之不谈的创新难点区开刀。
麒麟芯片,华为历时12年潜心打造,经过不断迭代升级,进步神速,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高端旗舰如Mate机型当中。八核心麒麟920/925,全球首款支持LTECat.6的芯片,实际表现与国内其他品牌搭载的高通骁龙802不分伯仲,而首款16nm FinFET Plus工艺的麒麟950芯片更成为领先同时期骁龙820的重磅产品,而此次Mate 9搭载的麒麟960芯片,已是首款商用的A73架构处理器,在性能、续航、拍照、音质、通信以及安全通信等六个方面均有新的突破。
徕卡双摄,华为为手机摄影带来的全新尝试,也是百年德企与东方之子推动手机摄影体验的完美产物。而这种结合,恰恰也是技术派们的价值认同。徕卡公司会将年销售收入的12%用作产品研发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而华为,每年至少投入销售收入的10%用于研发,2015年,华为研发投入596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收入15%。过去十年,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400亿元人民币。
正是通过核心技术方面的积累,华为手机成为唯一一个从国内市场“中华酷联”迈步到全球“HAS”格局的品牌。秉持多年扫地僧一样的低调风格,华为厚积薄发,不仅在2015年的12月,华为手机出货量率先突破一亿部,更是在2016年10月,提前两个月再次完成了出货量一亿部的宏伟壮举,形成了新的里程碑。
而对于目标,华为始终是清晰而明确的,更是坚定如铁。2016年Brand Finance “全球最具品牌价值百强”报告中,华为以超过197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排名第47位,成为唯一一家跻身Top 50的中国科技公司。做精品战略,努力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国际品牌,华为十数年如一。而这之中种种的尝试与探索,华为一直谨慎而平稳,不急于求成。多年来保持产品布局的完善,P系列畅享系列主打时尚与格调,Mate系列发力高端;进一步建立华为商城,开拓京东、苏宁等电商渠道,再到千县计划。只有时时保持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才换来如今手机市场的洗牌与重构,点点星火的燎原之势。
梦想谁都有,关键还要看实现的方式,迈好当下的每一步,只有当再进一步之后,才能审视到不进步的可怕和孤独。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