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购买到心仪的电子产品之后,不一定人人都会去买保护套将新买的产品好好装起来,但是恐怕几乎人人都会选择为自己心爱的电子产品去贴上一张膜。虽然目前很多电子设备的屏幕硬度已经达到了无需贴膜的程度,但在长时间使用后,很多屏幕上细小的划痕依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与其到了那个时候再来心疼倒不如在这之前就多花一些银子把自己的电子设备屏幕好好保护起来。
目前市场上的贴膜种类繁多,从10元的天桥贴膜到上百元的钻石贴膜可谓是数不胜数,但是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贴膜也属于一种消耗品,花个几十块钱买的贴膜也只是能贴一次,如果贴膜内部进了灰尘或是起了气泡就基本告别使用了,实在心疼,不如随便贴个十块钱的膜就可以了。
那么,较为昂贵的贴膜真的只能用一次吗,贴膜如果脏了能不能洗洗再用?今天我们就共同通过我们的实验一起来看看,脏了的贴膜到底能不能洗洗再用。
贴的不一样 什么样的贴膜能洗洗再用?
虽然同样是保护屏幕的薄薄一层,但是作为一类重要的数码配件,贴膜的种类工艺也多有不同,虽然恐怕不至于高至上百元,但是十元的屏幕贴膜和几十元的贴膜依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是说什么样的贴膜都能够水洗重复利用吗?当然不是,这和贴膜的材质以及吸附方式是大有关联的。
贴膜的吸附方式分类
不同的贴膜在吸附方式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大体分为静电和非静电两种吸附方式,静电的吸附方式是采用物理学原理,当保护膜与液晶屏产生接触时,保护膜 与液晶屏之间的空气内的压强变小, 使大气压强大于屏幕与膜之间的空气 的压强, 从而产生吸附能力。 但这种吸附能力很小, 很容易使贴膜脱落。
常见的静电三层膜(图片来源于网络)
非静电的贴膜则采用了胶水的方式让贴膜吸附在屏幕表面上,可以细分为如下三种:
1、普通胶水吸附:这种吸附方法多是采用胶水,将保护膜的四角粘贴在 液晶屏旁的边框上,也有部分厂家是直接将胶水涂在保护膜上,然后将保 护膜粘贴在液晶屏上。这样很容易损坏液晶屏,特别撕下保护膜时,轻者会留下很难去掉的痕迹,重者会彻底损坏液晶屏,但由于成本低廉,这种吸附方式多用于廉价的劣质贴膜上。
2、美国3M公司专利胶水吸附:这种吸附方式是采用特殊的胶水,粘贴住液晶屏旁的边框,有强度高,粘性持久,而且溶剂不腐蚀的特点。但由于粘性强度高,粘性持久,所以粘贴上屏幕边框后,不易撕下。并且保护膜 不易与液晶屏接触,透光性不够好。
3、硅胶吸附:采用化学物质硅胶,将其通过特殊的技术与保护膜材质进行合成,产生后不易脱落,并且将保护膜从液晶屏上撕下后,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还可反复使用。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吸附方式。
从贴膜的吸附方式上看,无论用何种胶水处理的贴膜,在洗过甚至卸下之后就会对较造成损伤,所以无法进行重复利用,而静电由于是依靠材质本身进行吸附,所以如果清洗干净以后理论上来说依旧可以重复利用,而对于硅胶贴膜而言,由于硅胶本身也是固体胶的一种,所以本身粘性不会受到水的影响,所以同样可以通过水洗重复利用。
不同贴膜不同贴 贴膜的材质分类
从材质上看,目前市面上的贴膜虽然质感和功能千奇百怪,但是材质却是较为统一的如下4种,这四种材质各有着不同的物理特性,同时材质的不同,也影响到了吸附方法的使用,而贴膜的成本以及质量也随之变化,贴膜的材质细分如下:
1、PP:化学名为聚丙烯,即普通塑料袋采用的材质,该材质的保护膜无任何吸附能力,必须使用胶水进行吸附,这种贴膜由于材质差,吸附方式对屏幕损坏较大,目前已经很少使用。
早期的PP材质软贴膜(图片来自网络)
2、PVC:PVC材质又分为早期PVC材质和后期PVC材质。最早期的屏幕贴 材质, 是采用PVC来制作,非常柔软易于粘贴, 但缺点是材质本身非常厚, 所以透光率非常差,甚至会有放大的情形出现,让屏幕失真。不仅看起来非常厚重,而且早期的 PVC 还加入了 DOP 软化剂,所以屏幕贴 会因为温度与外在环境的改变,而引发泛黄及出油的情形,撕下后还会有残胶,非常不好处理。后来,推出了改良版 PVC 材质的屏幕贴,虽然解决了先前厚重及透光率的问题,但是仍会出现些许泛黄、出油的情况,且后期的PVC和前期的一样,屏幕贴本身不具有抗刮功能,所以一旦屏幕贴受损,屏幕显示的效果便大大地降低。由于PVC本身是有毒的材质,不会自然分解,含重金属成分,先前欧洲已全面禁止使用。不过,因为PVC材质应用的范围实在太广泛,制作成本又低,所以日本已经着手研发无毒的PVC。
3、PET:材质化学名为聚酯薄膜。PET 材质的保护膜的特点是静电吸附,透光性好, 撕下后不会留残胶。 但由于是静电吸附, 所以吸附能力不是很强, 容易脱落,另外 PET 材质的保护膜容易刮花,耐磨性较差。
4、ARM:ARM 材质为合成材质,一般是硅胶,加 PET,造加其他的材质合成而成。硅胶为吸附成,PET 为中间层,外层为特殊处理层。特殊处 理层一般分为两种——AG 处理和 HC 处理两种。AG 就是抗眩处理,即为市 面上的磨砂型保护膜采用的处理方式。HC 处理为硬度处理,即为市面上的高透型保护膜采用的处理方式。其特点有透光性好,耐磨性好,吸附能力适宜,不会轻易脱落,撕后不会留残胶等。
通过材质的分类,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ARM混合材质贴膜就是我们目前在市面上所能买到的价格较高的所谓三层贴膜,而静电贴膜也多出现在一些主流配件品牌的宣传当中,所以我们可以推断,从理论上来说,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价格较高的贴膜都是可以水洗之后重复利用的,但是,实践起来又会如何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实践出真知 贴膜水洗实测
本次测试我们选用的贴膜是来自著名配件厂商卡登仕的一款iphone4/4S的正面配送贴膜,这款贴膜有高耐磨,抗刮擦等诸多特性,卸除无痕,所以笔者判断,这款贴膜应该属于混合材质贴膜,下面我们就通过视频看看这款贴膜是否在水洗之后也能重复使用。
参加本次测试的卡登仕贴膜
视频
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款贴膜在水洗擦干以后基本上还是能完全附着在我们的屏幕上的,但是由于我们在清洗干净之后无法完全避免的保护膜贴附面的灰尘附着,所以在贴上之后依旧产生一些气泡,不过贴膜大部分区域都已经顺利附着,所以水洗贴膜这条路子应该说还是行得通的。
由于上面的实验结果多少有些不大完美,所以笔者用一圈质量较好的长胶带对贴膜进行了修复,将贴膜附着面的灰尘粘的干净一些,然后贴膜完全贴在一个较大的平板的屏幕上,在这张图上,我们就可以明显看到贴膜在完全附着以后已经没有什么气泡了。
从这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来,虽然保护膜通过水洗之后依旧可以重复使用,但是由于在我们清洗的过程中不免使得保护膜会附上灰尘或者沾染上指纹,使得保护膜附着面的硅胶粘性降低,或是在贴的过程中产生很多气泡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产生了不少困难,不过总的来说这次的实验还是十分成功的,只要在实际操作中小心一些,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清洗得到一张全新的贴膜,但是清洗多了之后,贴膜的附着能力还是会有所下降的,这也属于贴膜的正常损耗。
写在最后 贴膜应该怎么洗?
通过刚才的实测我们可以看到,贴膜水洗并非商家的吹嘘标榜而是一个完全可以实现的省钱的好法子,那么贴膜的种类众多,到底该买多少钱的贴膜才是能够水洗的呢?首先,贵的贴膜是必然能够达到水洗循环利用的标准的,但是盲目追求高价贴膜显然是毫无必要的,因为高价贴膜的优势并不止包含水洗一个方面,还包括了透光手感和耐磨性等等多个方面,所以如果你只是需要一张能够水洗的贴膜,一张价格适中,有品牌保障的贴膜才是最适合你的。
目前贴膜的价格很混乱
同时,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很多中档的贴膜都能支持水洗,但是水洗的实际操作却并不简单,这里笔者用自己的经验大家总结了一个简单的小方法供大家参考:
1、用质量较好的胶带或者无痕胶带贴住贴膜的一个角,将贴膜揭下,撕掉胶带纸。
2、找一个大一点的,能装下整个贴膜的杯子,装满纯净水,用镊子捏住贴膜浸没在纯净水中来回清洗。
3、将贴膜清洗干净之后可以将贴膜附着到一个清理干净的大玻璃板上去,用棉花或是纸巾从两边将多数的水引出吸干,留下少量的水。
4、将半干的贴膜用杯子罩住放在阴凉下晾干,晾干后可将贴膜附着到擦干净的塑料纸上,然后重新贴上,如果不小心粘到了少许灰尘用胶带修复即可。
作为诸多电子产品中需求量最大的配件产品,贴膜的易耗和人们对贴膜认识的匮乏无疑是给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一张的好的贴膜能够重复使用在很长的时间保护你的屏幕不受伤害,但一款差的贴膜却反而有可能为你的屏幕带来终身残疾,希望大家在选购贴膜时擦亮眼睛,尽量选用有品牌,附着方式和材质优良的贴膜,切勿贪图便宜,让自己的辛苦钱和心爱的电子产品双双打了水漂。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