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路过坐落在中关村西北角的第三极书店想着进去看看,到了楼下才知道书店早已搬到旁边大厦的地下室。也不知道租金太贵,还是前来买书的朋友太少,但这一上一下不禁令人感到唏嘘。有了网络,谁还舍得花钱买书啊,况且国内的图书售价都贵的惊人。
前不久国内市场终于推出了电子书阅读器,大家终于能在纸质图书与互联网之外认真地看会书了,却发现这电子书的价格高的离谱。时下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电子书中,汉王电纸书售价在1480元至3380元不等,iriver story定价为2249元,而方正电子书“文房”则高达4800元(三年3G上网套餐加前1万名三年免费下载畅销书),堪比一款普通笔记本的售价。这电子书究竟是给谁准备的?各家厂商都承认中国拥有庞大的电子书市场,但这动辄就上千元的售价真的会逐渐普及化、平民化吗?然而不能普及化与平民化又哪里来的上千万的市场?目前,电子书市场在国内还没有显示出成熟的产业风貌,电子书市场的发展任重道远,要想完胜这项任务势必要先除掉这条道路上的拦路虎。
短期内E-ink屏幕垄断制约价格下调
作为电子消费品不仅更新换代快同时不具有增值能力,售价高一定是阻碍其销售的重要原因,尤其在中国市场。说句不好听的实话,没有山寨就无法平民化。但如今现实的行业情况是,电子书所运用的E-ink屏幕完全被台湾元太公司所垄断,至于其他部分并无任何技术含量可言,CPU基本都是三星,系统是Win CE或者Linux。因此屏幕价格不降,电子书的价格就没有机会调整。
同时,E-ink的显示原理是专利技术,电子墨水是主要核心技术是化学技术,而不电子技术。屏幕的美国E-INK公司的CEO称一年之内不出推出新的E-INK显示技术,理由是“化学技术的发展没有想像的那么快”。因此可以想象如果想打破台湾元太在E-ink屏幕上的垄断,就需要完全不同于E-ink显示原理的技术。据了解,每块E-ink屏幕的价格都在70-80美元左右,因此在新的技术出现之前电子书的价格将不会有大幅调整。